Author Archives: bluebicycle2

整理魔法!沐浴中心由雜亂變成溫馨之家,帶給數10位無家者新希望

整理魔法!沐浴中心由雜亂變成溫馨之家,帶給無家者新希望

每個人都應擁有尊嚴和機會,就算是無家者也不例外。最近,【方舟協會】為無家者建造了一個溫暖的【沐浴中心】,提供他們洗澡的地方,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尊嚴。

這個溫馨的舉措感動了許多善心人士,他們紛紛捐贈物資。然而,隨著捐贈物品的增加,存放空間變得擁擠、雜亂。我們的任務是與幾位志工一起前去整理,讓這個空間重新有序、實用。

整理魔法
整理魔法

突破預算的挑戰

原本我們計劃購買7個層架來存放捐贈物品,但由於預算有限,只能購買3個。我們決定利用現有的資源,通過合理的分類和空間優化來解決問題。

分類與整理的力量

首先,我們將物品分為三大類:備品常用品義賣衣物。驚訝的是,原本看似擁擠的空間,竟是因為大紙箱和袋子佔據了大量不必要的空間。這些容器內並沒有裝滿物品。

因此,我們將物品轉移到更小的箱子和袋子中,這樣一來,不僅整理得更有條理,還節省了大量空間。

驚人的成果

當我們將物品重新上架時,發現中間的空間完全被清理出來了,這讓大家感到驚喜。讓人感到更欣慰的是,我們幾乎沒有丟棄任何物品,這是對所有慷慨捐贈者的尊重。

透過這次巧妙的整理和妥善的收納,我們重新利用了沐浴中心的空間,讓它能更好地服務更多無家者。

整理帶來的愛與希望

這次的整理不僅改善了沐浴中心的環境,更帶來了無形的愛與希望。我們相信,這個空間的重新利用,將會讓更多無家者感受到關懷,讓他們在這裡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故事的啟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境遇,每個人都值得尊重與支持。透過簡單的行動,我們都有能力為別人帶來改變。就像這次的整理行動,不僅改變了物品的排列,更改變了整個社區的命運。

最後,請記住:整理不僅僅是改變物品的位置,它改變了生活,甚至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無論是整理我們的家,還是整理社會中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能力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溫暖與希望。❤❤❤

下班開始整理-每天30分鐘

下班隨手整理:改變你的家,改變你的生活

生活總是忙碌,工作、家庭、社交,每天都要應對各種挑戰。當我們終於回到家中,可能已經疲憊不堪,對於整理家居可能感到力不從心。然而,嘗試一個新的理念——下班隨手整理,不僅能提高生活品質,還能為心靈帶來平靜與愉悅。

開始整理,從小處著手

面對亂糟糟的家,我們常會感到壓力,不知從何下手。建議不要一次性試圖整理所有東西,反而應從部分開始。例如,選擇整理一個房間、一個櫃子、一個抽屜,甚至只是一個角落。這樣的小目標既容易達成,也不會讓你感到不知所措。

開始整理

我曾經面對一個充滿雜物的書房無從下手。後來,我只專注於整理書桌上的一個抽屜,情況就開始改變。花了20分鐘清理這個小區域,使用現有的紙袋折成收納盒,這樣的小改變卻帶來了整潔的效果,讓物品更有秩序。

堅持每天的小改變

整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時間和耐心。重要的是,不要將整理視作負擔,而是讓它成為日常習慣。每天回家後,花上20分鐘專注於一個小區域的整理。這樣的小改變將逐漸積累,讓你感受到進步與成就感。

當你每天都持之以恆地進行整理,會發現家中的變化會帶來自信和滿足感,這種成功感會成為繼續整理的動力。每一次的小進步,都是朝著目標前進的一步。

創造有序的生活環境

井然有序的家居環境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還帶來了內心的平靜與愉悅。整潔的空間能減輕壓力,增強專注力,使我們更容易放鬆與享受生活。

此外,家裡的整潔也能改善家庭關係。當空間有序、物品易於取用時,減少了爭吵和衝突的可能性,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過得更輕鬆。

改變是一場旅程

整理不僅僅是改變物品的位置,更是一場關於生活方式和心靈的旅程。這是一個過程,一個逐步改善的過程。即使目標看似遙遠,也不要灰心。相信自己,你有能力將家變得整潔、舒適,並在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快樂和滿足感。

每一次整理都是一種自我成就的體現。堅持下去,你將會發現改變帶來的驚喜。這不僅僅是家居環境的改變,還是心靈的升華,是生活方式的全新轉變。

開始下班隨手整理,改變從現在開始

不要再等待,現在就開始吧!每一次小小的整理,都是邁向大改變的一步。相信自己,你有能力將家變成一個整潔、舒適的避風港。讓我們從每天的小整理開始,踏上有序生活的旅程!你能做到!❤❤❤

這就是下班隨手整理的魔法,改變你的家,改變你的生活。今天就開始,迎接更美好的未來吧!

【居家空間2】用到壞才值得:讓物品發揮真正價值

用到壞?放到壞?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有些東西越貴,反而越不敢去使用。生怕它壞了,會心疼、會心碎。於是,你把它們牢牢地鎖在收納櫃裡,從實用品變成了擺設。然而,這樣做真的能避免損壞嗎?

試問:

  • 食物不吃會不會過期?
  • 電器不用會不會生鏽?
  • 鞋子不穿會不會脆化?

這些東西擺放到無法使用時,你會發現它們只能被丟進垃圾桶,這時才心碎地問自己:「這樣真的讓我不心疼嗎?」

用到壞

用到壞,讓物品發揮價值

相反地,如果你每天都在使用這些物品,使用到有一天它們的壽命到了盡頭,必須說再見,這樣是不是會覺得這筆錢花得值得?至少物品陪伴你完成了它的使命,而不是一次都沒使用就進了焚化爐。

放到壞,讓物品失去了價值。物品,只有在被使用時,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把它們鎖在櫃子裡,只會讓它們的功能無用武之地。

尊重每一個物品

如果我們把每一個物品都當成重要的人來尊重,就能體會被打入冷宮的滋味。想像一下,如果你每天都使用一個物品,讓它發揮它的價值,你會更加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就像Iphone,再怎麼貴,我們每天也會用它。一方面,它發揮出了它的優勢,另一方面,它的價值也在不斷延伸,這不僅不浪費資源,也更環保。

別讓物品成為負擔

昂貴的物品應該是為了讓我們享受生活,而不是成為我們的負擔。如果我們總是害怕它們會損壞,反而錯失了真正使用它們的樂趣。與其讓物品躺在櫃子裡「等壞」,不如讓它們陪伴你,為生活增添更多價值與快樂。

放到壞,還是用到壞? 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讓我們選擇用到壞,讓物品真正發揮它們的價值吧!

【 3種方法讓你用分享代替丟棄 】

用分享代替丟棄:讓物品價值延續

分享

斷捨離的過程,常常讓人感到難以抉擇。我們被各種物品困住,不願放手,因為這些物品不僅承載了我們的回憶,還包含著我們的價值和情感連結。然而,當我們學會將這些物品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物品的價值不僅得以延續,我們也能從中釋放自我,獲得心靈的解脫。

放下物品,釋放煩惱,讓愛與分享綻放力量

斷捨離之所以讓我們舉步維艱,通常是因為我們對物品有著深深的情感依賴。這些物品代表了過去的某個階段、某些特別的時刻,或是與親朋好友的連結,因此我們不願輕易放手。

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不再只專注於「丟棄」,而是以分享的方式延續物品的生命,我們不僅減少了物品的束縛,還讓更多人從中受益。物品的故事不會因為從我們手中消失而中斷,它們的價值將在新的主人體驗中繼續發揮作用。

物品的故事:每一個物品都有它的過去

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它自己的故事。也許是我們某次旅行中的紀念品,也許是長輩傳承給我們的珍貴禮物,這些物品記錄著我們生活中的點滴。因此,我們往往因為不願放下這些回憶,而讓物品長期佔據空間,最終成為家中的「負擔」。

但當物品變得過多且無法再滿足實際需求時,我們必須勇敢面對這個選擇:是繼續囤積物品,還是學會放手,讓它們去到更適合的人手中?

用分享讓物品繼續流動,延續它的生命

分享是一種溫暖的行為,它不僅讓物品得以繼續發揮作用,也讓我們從過去的束縛中解脫。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讓物品的價值延續:

  • 轉賣:如果物品仍然具有使用價值,可以通過二手市場轉賣給真正需要它的人,這不僅避免了浪費,還能讓物品重新被利用。
  • 贈送:將物品送給有需要的朋友或家人,讓他們也能從中受益。這樣的分享既能維持物品的使用功能,也能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 捐贈:將物品捐給社福機構或需要幫助的社群,讓這些物品在他人手中發揮作用,為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帶來實際的幫助。

從束縛中解脫:放手是另一種成就

當我們理解到物品的價值得以延續,便會發現放手不再是困難的決定。反之,它成為了我們心靈上的一種解放。放下物品並不代表我們失去了回憶,而是通過分享,讓回憶和情感變得更有意義和延續性。物品的物理存在或許會離開我們,但它所承載的故事和善意將在新的生命旅程中繼續傳遞。

分享循環的美好:讓善意和愛流動

分享的力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當物品通過分享繼續發揮作用,我們不僅釋放了自己,還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關愛和幫助。在實踐斷捨離和極簡生活的過程中,分享成為了我們釋放重擔、轉化能量的最佳方式。物品不再只是物質,它們成為了情感和善意的媒介,讓愛流動,讓世界變得更加溫暖。

結語

每個物品都有它的生命旅程,而我們是這個旅程中的一部分。當物品不再需要留在我們身邊時,通過分享,我們能夠延續它的價值,為他人帶來幸福和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解放了自己,讓生活變得更輕鬆、自由。

因此,讓我們一起努力,將心中的重擔轉化為溫暖的祝福。放下物品,讓愛傳遞,讓生活重新煥發光彩。

整理師日記1:團隊合作整理~13小時用心整理出最有成就感的一個案子

團隊合作:用心整理,傳遞幸福

這次的整理案來自朋友的推薦,是在台中的一個項目。我們花了13個小時整理了三個空間:房間、客廳和儲藏室。這次的經驗不僅讓我更深刻體會到整理的挑戰,也讓我見識到團隊合作帶來的巨大效益。

力氣與耐心的挑戰

這次最耗費體力的部分,是將房間的衣櫃搬到儲藏室,並重新安排儲藏室內的梳妝台和櫃子。大件家具的搬運讓人筋疲力盡,但在每個物品找到合適位置後,看著空間一步步變得井然有序,這份成就感讓辛苦都變得值得。

智慧與細心的需求

整理並不僅僅是體力活,更需要智慧與靈活的頭腦。將所有物品下架、重新分類並進行篩選,是對思維和耐心的一大考驗。為了讓每件物品在新環境中找到合適的位置,我們不斷思考和調整,這樣才能讓空間變得整齊有序。

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當所有物品集中在一起、堆疊在各個角落時,我們必須找到分類的策略,讓它們按用途或頻率歸位。幸運的是,我和搭檔的協作讓這一過程更為流暢,有了他在一旁進行分類,我則陪著業主進行篩選,沒有浪費任何一分鐘的時間。

協作的力量

與搭檔的合作默契,是這次整理的成功關鍵。我們分工明確:一個人陪著業主做篩選,確保只保留真正需要的物品;另一個人則負責下架和重新分類。這種合作模式讓效率倍增,比我過去單獨整理省下了數倍的時間。案子能更早完成,也不會讓業主感覺我們在「偷時間」,一切都在默契的配合下進行得井然有序。

因團隊而更加完美

業主對這次的改變非常滿意,看到整齊乾淨的空間後,他們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這樣的經驗讓我更加熱愛整理事業,也更加珍視團隊合作的價值。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共同努力的成果,這不僅加速了工作的完成,還提升了服務的品質。

用心整理

用心整理,傳遞幸福

整理不僅僅是改變空間,還是在改變生活。在這次案子中,團隊合作的默契與用心,讓整個過程成為一種幸福的傳遞。看到業主滿意的神情,讓我更加堅定要繼續走整理師這條路。未來,我期待能用我們的專業和愛心,幫助更多人實現家的改變。

擁有好的整理團隊比當英雄更重要

擁有好的整理團隊比當英雄更重要:一同打拼斷捨離

今天,我和一位同學搭檔,完成了他家的斷捨離任務。這位同學也是少數上過整理師課程並懷有經營心態的人,因此我們打算組成搭檔,一起為整理事業打拼。

團隊合作的評估與計劃

同學家的物品其實不多,也保持得很乾淨。主要需要整理的是一些小朋友的玩具,部分玩具已經過了適齡年齡,適合淘汰或轉讓。還有一些書需要清理,部分選擇捐出或出售,將資源再利用。這些計劃讓我們的工作目標更加清晰,確保每件物品都找到適合的處理方式。

默契合作讓效率倍增

經過一整天的合作無間,才發現共同上過課的人合作確實能提高效率。我們原本以為只需整理玩具收納櫃,沒想到僅用了4個小時就將玩具區域整理完畢。剩下的4小時,我們還能夠整理書櫃,並重新規劃所有書籍的存放方式。一整理完畢才發現,原本需要占據不少空間的物品,經過妥善的歸類和淘汰,瞬間讓收納櫃的空間節省了近一半!

整理團隊

滿足與感激:團隊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整理工作圓滿完成,成效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平時一人整理一個區域可能需要一整天,但與搭檔合作,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還提升了整體的整理效果。這次的經驗讓我更加明白,有默契的夥伴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事半功倍。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幫助同學擺脫了家中物品堆積的困擾,為他重新建立整潔的生活空間。這種成就感是無價的,也讓我們對未來的整理工作充滿信心和動力。

未來展望:共同加油

這次的合作經歷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不管是整理還是其他領域,默契和共同努力都是成功的關鍵。感謝搭檔小玲,與我一起努力,不僅幫助同學改善了居家環境,也讓我們的團隊凝聚力更強。我們將繼續加油,幫助更多人擺脫雜亂,重建整潔有序的家庭生活!

⭐【 防堵囤積源頭比斷捨離更重要 】⭐

防堵囤積源頭:斷捨離的重要伴侶

斷捨離,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彙,背後蘊藏著我們現代人的一個普遍問題:過多的閒置物品。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問題的源頭並不是斷捨離,而是在物品進入我們生活的過程中。

囤積源頭的無形洪流

我們需要做斷捨離是因為閒置物品過多

也是因為在【囤積源頭】太多進來

可能是有人送的、可能是買的、可能是撿來的

各種原因讓源頭的水不停流進來

才會到最後需要做斷捨離

最好的方式是要如何防堵源頭

讓水流量變小

堵住囤積源頭的方法:注意細節

囤積源頭的魔鬼藏在細節裡

有一個原因是【看不到】

比如大家都知道環保的重要

所以出們最好自己帶購物袋

但往往會忘記帶出門,所以出門就只好再拿塑膠袋或買新的環保袋

以至於家中的袋子越來越多

但如果今天調整一下

把袋子掛在出門一定【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

是不是就減少【忘記】帶出門而要重複購買的狀況

家中的很多物品如果改成用透明的盒子裝

相對看到的機率就會增加

也會減少買重複性的物品

這樣一來,從某些地方做調整

就能夠減少一點購買的物品

就能夠讓源頭的關緊一點囉

源頭管理的重要性

斷捨離固然是一個有效的整理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關注物品進入我們生活的源頭。通過注意細節,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進出的物品,避免不必要的囤積,讓家居環境更為整潔舒適。

斷捨離是一種必要的整理方法,但讓我們更聰明地控制源頭,是避免未來斷捨離的更好方式。這種源頭管理的觀念不僅有助於個人,還有助於減少浪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環保和可持續。因此,讓我們一同關注源頭,達到更美好的生活。❤❤❤ 

囤積源頭

【 原來極簡不該只做斷捨離 】

原來極簡不該只做斷捨離

大家想要極簡就想到要不斷的斷捨離

不斷的把東西東西往外丟

但往往為了斷而斷,最後的結果就是

丟到不該丟的東西

結果買回來的比丟得更多

極簡:尋找重要

其實極簡、斷捨離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尋找【重要】

對我們重要的該保留,不重要的才該淘汰

而能夠正確尋找的重要關鍵是【整理】

定時的整理就會發現

很多的東西常常跟它們講話、打招呼

就知道他們在你生活中的位置到底是幾分重要

整理多次之後自然而然慢慢能把不需要的物品請出家門

堅持:極簡生活的關鍵

而另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堅持】

斷捨離是沒有終點的旅程

唯有堅持持續整理下去

就離極簡生活更進一步

因為該留的、該丟的都會越來越清晰

希望大家能夠做好心理準備,才不會半途而廢

保有堅持、持續整理

極簡生活不僅僅是斷捨離,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要求我們不斷地整理、堅持。通過這個過程,我們能夠找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將我們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在那些事物上,並實現更有意義和簡單的生活。

讓我們不僅僅尋求減少,而是尋找更多價值。讓我們不只是斷捨,而是整理並堅持。這是實現真正的極簡生活的關鍵。讓我們一同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吧!❤❤❤

就能讓你的極簡生活品質越來越提升ㄛ~~~❤❤❤

極簡

【 傾聽為整理帶來的感動 】

傾聽為整理帶來的感動

學習斷捨離、居家整理兩年多的時間

還是覺得有非常多還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沒想到這個學問這麽深

傾聽讓信任加深鏈接

但最近遇到一件讓我非常感動的事

家裡有囤積物品的人,通常室內都會比較髒亂

因為東西多,需要更多時間去整理打掃,但最後都會因為沒時間而放棄,導致家裡髒亂

但他們願意尋找整理師就是鼓起很大的勇氣

也代表他們願意信任你

最近有個自稱受到囤積症困擾的人來詢問我如何能夠擺脫這樣的困擾,因為開始囤積後,家人不諒解,自己知道不好,但就是無法放下這些不需要的物品,導致家裡像垃圾屋

經過幾次給的建議,雖然不見得能夠完全幫到他到忙

但他願意跟我深聊目前發生的狀況

甚至想跟著我一起到其他業主家學習如何斷捨離

藉此改善本身的狀況

聽到他願意為自己的狀況作出改變,也願意敞開心房跟我細聊很多事情

真的讓我很感動,表示他完全信任我

傾聽的力量

我明白作為整理師,我不是心理醫生,無法解決所有人的問題。然而,我也深信傾聽是我們能夠提供的最大的幫助之一。對於囤積症的患者來說,他們需要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困擾、理解他們的處境,並給予支持和鼓勵。傾聽不僅僅是提供解決方案,更是陪伴和理解。

祝福他能夠早日走出囤積困境,恢復正常的生活~~   

整理帶來的感動不僅僅是整潔和有序的家,更是改變人生的力量。當我們幫助他人走出困境,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價值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成長和學習。讓我們一同祝福那些願意改變的人,希望他們能早日走出囤積的困境,恢復正常的生活。這就是整理所帶來的感動,一種溫暖和改變的感動。

傾聽

⭐【 捨與得 你如何衡量? 】⭐

捨與得 你如何衡量?

 
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經常受到各種訊息的影響,告訴我們買更多的東西、擁有更多的物品,等同於擁有更多的幸福和成功。
廣告、社交媒體、同儕之間的競爭,都讓人們感到追求物質擁有變得不可或缺。
然而,當我們深入思考時,或許我們需要重新評估捨與得的價值觀。
 
擁有的誘惑
 
擁有物品的誘惑是強大的。當我們看到新的產品、時尚的服飾、引人注目的科技產品時,我們不禁想要擁有它們。
這種渴望是正常的,但當我們開始將這種慾望轉化為購買行為,問題就出現了。
 
買物的瞬間快感
 
購物的瞬間快感很容易讓我們感到幸福。
我們可以在網上點擊一個按鈕,或是在商店購物時體驗到物品從架子上取下的滿足感。
這種感覺是真實的,但往往只是短暫的。當新鮮感消失,我們可能會發現這個物品並沒有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帶來持久的幸福。
 
物品的成本
 
除了購買物品的金錢成本外,還有其他成本需要考慮。
首先是空間成本。每個新的物品都需要一個地方來存放,當我們的家變得擁擠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壓迫和不自在。
此外,還有時間成本。管理和維護這些物品需要時間,時間本可以用來追求更有價值的事情,例如與家人和朋友相處,學習新技能,或者追求個人興趣。
 
捨的價值
 
在我開始極簡生活的旅程後,我漸漸理解到捨的價值。
斷捨離不僅僅是丟棄多餘的物品,更是重新評估我們的價值觀和需求。
當我們學會捨,我們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我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捨可以是一個解放的過程,讓我們擺脫物品的束縛,找回更有意義的東西。
 
時間、空間和自由
 
我提到在我的極簡生活中,我換來了寶貴的時間、空間和自由。
當我減少物品,我發現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我喜歡的事情,例如閱讀、寫作、運動,以及更多的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時間。
我也擁有更多的空間,我的家變得更加舒適和整潔。
最重要的是,我感到更自由。我不再受物品的困擾,我可以更輕鬆地選擇我的生活方式。
 

捨與得的平衡

 
所以,當我們談論捨與得時,不應僅僅關注在得到新物品的瞬間快感上。我們應該考慮更廣泛的層面,包括時間、空間、心靈上的自由和幸福感。我們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
例如:
這個物品真的符合我的需求,還是只是一時的
 
衝動?
購買這個物品會給我帶來長期的幸福,還是只是短暫的滿足?
我是否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這個物品,而不讓家變得擁擠?
購買這個物品是否會影響我的時間分配,讓我無法做更重要的事情?
 
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我們可以更明智地評估捨與得的價值,並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捨與得是一個永恆的議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和價值觀。然而,當我們開始關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捨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可以讓我們找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讓我們在物質追求和極簡生活之間找到平衡,不斷反思捨與得,並讓生活更有意義。
捨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