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bluebicycle2

極簡生活3: 看不到=用不到,使用5個斷捨離技巧來改善

使用五個斷捨離技巧來改善

為什麼需要斷捨離?

很多人整理時會驚訝地發現家中竟然有大量重複的物品,如橡皮擦、立可帶、筆等。他們通常會說:「我都有在用,但要用的時候找不到,只好買新的。」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物品被隨意放置在桌面、地上、椅子上,或被藏在抽屜的深處,導致找不到原來的物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學習斷捨離的知識,幫助我們改善這些問題。

斷捨離技巧

斷捨離的基本原則

斷捨離不僅是為了整理家居,更是為了清理我們的心靈和生活空間。物品的混亂和過多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重和壓抑。通過斷捨離,我們可以清理掉不需要的物品,減少生活中的混亂感和壓力,從而提升生活質量。

五個斷捨離技巧

  1. 公開透明
    • 讓物品保持公開透明,將常用物品放在容易看到和取得的地方。例如,將文具放在桌面或易於取用的地方,而不是藏在抽屜深處。這樣可以避免買重複的物品。
  2. 使用標籤
    • 為存放的物品加上標籤,可以讓你清楚知道每個容器內的內容物。這在整理文件、糧食和家居用品時特別有效。透明的儲物箱加上標籤,更能幫助你快速找到所需物品。
  3. 持續的整理
    • 整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定期檢視和整理物品,決定哪些可以丟棄、捐贈或出售,避免物品堆積和混亂。
  4. 品質優於數量
    • 購物時注重品質而非數量。不要因為物品便宜或有促銷就購買。選擇高品質多用途的物品,它們更耐用,可以減少頻繁更換和浪費。
  5. 借用或租用
    • 在購買物品前,考慮是否可以借用或租用,尤其是對於不確定是否需要的物品。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購買,減少資源浪費。

結語

整理不僅僅是清理物品,更是一個改變生活方式的過程。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我們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和有序,同時也為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持續的整理和慎重的購物習慣是實現整潔生活的關鍵。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你開始這個有益的過程,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和有價值。❤❤❤

上班族1:【 下班隨手整理 】建立簡潔有序的家居環境

下班隨手整理:建立簡潔有序的家居環境

逐步實現整理目標

在現代社會中,職業婦女和多寶媽媽總是忙於生活和家庭,很少有時間進行全面整理。許多人認為整理需要一次性完成,這往往讓人感到沮喪,最終放棄整理。其實,只要每天花20到30分鐘整理一個小區域,就能逐步建立起信心,慢慢實現整潔的家居環境。

每天的小改變

實現這種改變的關鍵是逐步進行整理,而不是一次性完成。每天抽出短時間專注於一個小區域的整理,可以讓你的整理工作更具成就感,家裡也會逐漸變得整潔有序。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整理策略,特別是針對抽屜整理的建議。

抽屜整理步驟

  1. 清空抽屜
    • 把抽屜內的所有物品取出,了解裡面的物品(圖一)。
  2. 分類物品
    • 將物品分成【常用】和【不常用】的類別(圖二)。時間不夠時,分類可以不必太細,後續再做細分。
  3. 篩選物品
    • 淘汰不需要的物品,將不屬於這個抽屜的物品取出。把抽屜分為【常用區】和【少用區】,根據你的使用習慣做區分(圖二)。
  4. 放回物品
    • 將物品按照【常用區】和【少用區】放回抽屜(圖三)。每個區域的整理時間控制在20到30分鐘內。
整理
《清空抽屜》
《分類物品-篩選物品》
《放回物品》

如果一個櫃子有很多層,可以分層進行整理。每天利用零碎時間整理一點,慢慢地就能把整個家整理好。

建立日常的整理習慣

保持每天的整理習慣,逐漸會發現家中變得越來越整齊,整理過程也變得越來越輕鬆。記住,整理不需要一次性完成,只需要堅持下去。每天花一點時間整理,有助於建立持久的整理習慣,並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不管你是忙碌的職業婦女還是多寶家庭主婦,建立日常整理的習慣都能讓你的生活變得更輕鬆、更有秩序。這種簡單的做法不僅能幫助你保持整潔有序的家居環境,還能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浪費,讓你更好地應對忙碌的現代生活節奏。所以,從今天開始,下班後隨手整理,為自己和家人創造一個更愉快、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吧。

整理

斷捨離的重要性

斷捨離不僅僅是整理行為,更是一種生活哲學。它教導我們如何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刪減多餘的東西,建立一個更有價值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有助於減少浪費,提高生活品質,同時對環境也更加友好。

不論你是一名職業婦女還是一位家庭主婦,斷捨離都可以幫助你簡化生活,減輕負擔,提高效率,並為你的家居環境創造一個更為愉悅和輕鬆的氛圍。

居家空間1:【重新整理心境】從整理家開始,做到這2點,讓你的心昇華!

從整理家開始,讓你的心昇華!

物品堆積帶來的麻煩

當家中堆滿了物品,可能會讓人感到麻木和無力。並不是我們不愛乾淨,而是面對雜亂時的無力感讓我們選擇逃避。找到一件物品變得像翻越一座山一樣困難,你是否也面臨這樣的現狀?

家庭雜亂的原因

擁有自己的空間後,很多人反而不知道如何整理。購買的新物品隨意擺放,久而久之,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成了小山丘。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前期沒有做好整理和收納,導致日積月累的結果。當物品越來越多時,我們的動力也隨之減弱。

三步驟整理法

要改變這種狀況,最佳的方式是【開疆闢土、定位重組、重新整理家】。

  1. 開疆闢土
    • 將家中的所有物品全部取出,重新分類。很多物品可能分散在各個角落,需要集中起來進行分類。不需要的物品可以捨棄,留下真正需要的好幫手。
  2. 定位重組
    • 給分類好的物品找到適合它們的“家”。例如,3C用品放在第三層收納櫃,文具用品放在書桌抽屜,上衣放置在中間吊衣區,褲子放在下方抽屜櫃。按照個人喜好和拿取物品的最佳動線進行擺放,讓物品有序安置。
  3. 重新整理家
    • 維持家中的整潔,人的心境也會同步昇華。整理好的家會讓我們的心情變好,負面的心態也會自然轉變為正向。

每日的小改變

保持每天的整理習慣,即使只是花20到30分鐘整理一個小區域,長期下來也會看到顯著的效果。逐步實現整潔有序的家居環境,讓我們不再被物品所困擾,更能專注地享受生活。

整理家

整理帶來的心境昇華

整理不僅僅是改善家居環境,它還能重塑我們的心境。通過重新整理家中的物品,我們可以建立更有秩序的生活方式,釋放壓力,提高生活質量,並實現更多的自由。我們學會只保留對自己有價值的物品,生活變得更加精簡而有意義。

所以,不要再被家中的雜亂困擾,從今天開始,嘗試採取整理的行動,為自己和家人創造一個更美好、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

祝福大家透過整理都能走向更理想的人生❤❤❤

極簡生活4-斷捨離選擇:你不想要的是什麼?請把握這2個關鍵

斷捨離選擇:你不想要的是什麼??

物質的追求填滿人生

現代人的生活往往被有形和無形的物質所填滿,讓家庭、人生和事業都失去了方向。千萬種資訊和物質的追求使我們迷失在生活的迷宮中。

斷捨離選擇,將方向聚焦

在面對人生迷茫時,很多人會被問到:「你想要的是什麼?」然而,這個問題對現代人來說並不總是有效。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過載的時代,選擇太多反而讓我們無所適從。所以,應該反過來問:「你不想要的是什麼?」

不想要

斷捨離選擇:有捨才有得

以斷捨離的觀念來解釋,當你的生活被外在的物質填滿到沒有喘息空間時,你就該思考,哪些東西該捨棄,哪些事情該放下。當你斷掉越多不需要的東西時,就會發現留下來的部分會越來越清晰,人生的方向自然也會越來越明確。

做【減法】的人生

當你的外在和內在都開始做【減法】時,這種減法的哲學會引領你走向屬於你的人生方向。斷捨離是一個強大的生活哲學,它教我們如何釋放不必要的物品和思緒,簡化生活,重拾方向。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個人生活,也適用於工作和人際關係。

斷捨離的力量

學會斷捨離,我們變得更加堅強、自信,更能專注於追求真正想要的東西。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開始斷捨離的旅程,走向更加簡潔、自由、有重點的生活。祝福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極簡生活5 – 這到底是極簡生活還是折磨自己??

這到底是極簡生活還是折磨自己??

極端的極簡生活

很多人認為極簡生活就是要過得空無一物、家徒四壁,甚至極端到願意放棄任何生活品質來存錢。這樣的極端方式和囤積症形成了天秤的兩個極端。極簡生活並不是要走向極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看到一篇報導讓我感到震驚,一個日本男子靠著他所理解的極簡生活存到2000多萬台幣,但他付出的代價是:

  1. 住在屋況不佳的老舊公寓,天氣再熱也不吹冷氣。
  2. 積極進行低風險投資,將省下的錢存入帳戶。
  3. 每天固定只吃一碗白飯、一顆梅干與一碟玉子燒。
  4. 拒絕休閒娛樂和享受生活的選項,甚至與女友分手。
  5. 願意永遠單身。
  6. 購買打折即期的高熱量食品。

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像是極簡主義,更像是在虐待自己。

極簡生活的真正意義

極簡生活的目的是讓我們了解自己的需求,實踐不浪費、不囤積,並且維持應有的生活品質。應該花的錢、該買的物品依然需要購買,但不要受外界影響購買不需要、用不到的物品,造成浪費或減少生活空間和品質。

這位男子的極端方式可能會帶來健康、居住安全和社交問題,這並不是極簡主義所鼓勵的。

極簡生活

如何實踐健康的極簡主義

  1. 瞭解極簡主義的核心
    • 極簡主義不僅關乎減少物品,還包括減少不必要的思緒和情感,目標是簡化生活,專注於重要的事情,釋放心靈的包袱。
  2. 珍惜生活品質
    • 不應該犧牲生活品質來實踐極簡主義,我們仍然可以享受美食、假期,並購買需要的物品。極簡主義應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剝奪。
  3. 找到平衡
    • 極簡主義和舒適生活之間的平衡是關鍵。可以簡化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但要保留對生活品質的關注,不要將自己推向極端。
  4. 尊重個人選擇
    • 每個人的極簡主義定義都不同,尊重別人的選擇,不評價他們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讓他們感到快樂和滿足。
  5. 深思熟慮
    • 在採取極簡主義行動前,深思熟慮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問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什麼對我們重要,確保行動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結語

極簡生活應該是讓我們更自由、更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而不是自我剝奪。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實現簡單而有品質的生活。

不曉得大家的看法如何呢???

整理魔法!沐浴中心由雜亂變成溫馨之家,帶給數10位無家者新希望

整理魔法!沐浴中心由雜亂變成溫馨之家,帶給無家者新希望

每個人都應擁有尊嚴和機會,就算是無家者也不例外。最近,【方舟協會】為無家者建造了一個溫暖的【沐浴中心】,提供他們洗澡的地方,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尊嚴。

這個溫馨的舉措感動了許多善心人士,他們紛紛捐贈物資。然而,隨著捐贈物品的增加,存放空間變得擁擠、雜亂。我們的任務是與幾位志工一起前去整理,讓這個空間重新有序、實用。

整理魔法
整理魔法

突破預算的挑戰

原本我們計劃購買7個層架來存放捐贈物品,但由於預算有限,只能購買3個。我們決定利用現有的資源,通過合理的分類和空間優化來解決問題。

分類與整理的力量

首先,我們將物品分為三大類:備品常用品義賣衣物。驚訝的是,原本看似擁擠的空間,竟是因為大紙箱和袋子佔據了大量不必要的空間。這些容器內並沒有裝滿物品。

因此,我們將物品轉移到更小的箱子和袋子中,這樣一來,不僅整理得更有條理,還節省了大量空間。

驚人的成果

當我們將物品重新上架時,發現中間的空間完全被清理出來了,這讓大家感到驚喜。讓人感到更欣慰的是,我們幾乎沒有丟棄任何物品,這是對所有慷慨捐贈者的尊重。

透過這次巧妙的整理和妥善的收納,我們重新利用了沐浴中心的空間,讓它能更好地服務更多無家者。

整理帶來的愛與希望

這次的整理不僅改善了沐浴中心的環境,更帶來了無形的愛與希望。我們相信,這個空間的重新利用,將會讓更多無家者感受到關懷,讓他們在這裡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故事的啟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境遇,每個人都值得尊重與支持。透過簡單的行動,我們都有能力為別人帶來改變。就像這次的整理行動,不僅改變了物品的排列,更改變了整個社區的命運。

最後,請記住:整理不僅僅是改變物品的位置,它改變了生活,甚至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無論是整理我們的家,還是整理社會中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能力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溫暖與希望。❤❤❤

下班開始整理-每天30分鐘

下班隨手整理:改變你的家,改變你的生活

生活總是忙碌,工作、家庭、社交,每天都要應對各種挑戰。當我們終於回到家中,可能已經疲憊不堪,對於整理家居可能感到力不從心。然而,嘗試一個新的理念——下班隨手整理,不僅能提高生活品質,還能為心靈帶來平靜與愉悅。

開始整理,從小處著手

面對亂糟糟的家,我們常會感到壓力,不知從何下手。建議不要一次性試圖整理所有東西,反而應從部分開始。例如,選擇整理一個房間、一個櫃子、一個抽屜,甚至只是一個角落。這樣的小目標既容易達成,也不會讓你感到不知所措。

開始整理

我曾經面對一個充滿雜物的書房無從下手。後來,我只專注於整理書桌上的一個抽屜,情況就開始改變。花了20分鐘清理這個小區域,使用現有的紙袋折成收納盒,這樣的小改變卻帶來了整潔的效果,讓物品更有秩序。

堅持每天的小改變

整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時間和耐心。重要的是,不要將整理視作負擔,而是讓它成為日常習慣。每天回家後,花上20分鐘專注於一個小區域的整理。這樣的小改變將逐漸積累,讓你感受到進步與成就感。

當你每天都持之以恆地進行整理,會發現家中的變化會帶來自信和滿足感,這種成功感會成為繼續整理的動力。每一次的小進步,都是朝著目標前進的一步。

創造有序的生活環境

井然有序的家居環境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還帶來了內心的平靜與愉悅。整潔的空間能減輕壓力,增強專注力,使我們更容易放鬆與享受生活。

此外,家裡的整潔也能改善家庭關係。當空間有序、物品易於取用時,減少了爭吵和衝突的可能性,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過得更輕鬆。

改變是一場旅程

整理不僅僅是改變物品的位置,更是一場關於生活方式和心靈的旅程。這是一個過程,一個逐步改善的過程。即使目標看似遙遠,也不要灰心。相信自己,你有能力將家變得整潔、舒適,並在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快樂和滿足感。

每一次整理都是一種自我成就的體現。堅持下去,你將會發現改變帶來的驚喜。這不僅僅是家居環境的改變,還是心靈的升華,是生活方式的全新轉變。

開始下班隨手整理,改變從現在開始

不要再等待,現在就開始吧!每一次小小的整理,都是邁向大改變的一步。相信自己,你有能力將家變成一個整潔、舒適的避風港。讓我們從每天的小整理開始,踏上有序生活的旅程!你能做到!❤❤❤

這就是下班隨手整理的魔法,改變你的家,改變你的生活。今天就開始,迎接更美好的未來吧!

【居家空間2】用到壞才值得:讓物品發揮真正價值

用到壞?放到壞?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有些東西越貴,反而越不敢去使用。生怕它壞了,會心疼、會心碎。於是,你把它們牢牢地鎖在收納櫃裡,從實用品變成了擺設。然而,這樣做真的能避免損壞嗎?

試問:

  • 食物不吃會不會過期?
  • 電器不用會不會生鏽?
  • 鞋子不穿會不會脆化?

這些東西擺放到無法使用時,你會發現它們只能被丟進垃圾桶,這時才心碎地問自己:「這樣真的讓我不心疼嗎?」

用到壞

用到壞,讓物品發揮價值

相反地,如果你每天都在使用這些物品,使用到有一天它們的壽命到了盡頭,必須說再見,這樣是不是會覺得這筆錢花得值得?至少物品陪伴你完成了它的使命,而不是一次都沒使用就進了焚化爐。

放到壞,讓物品失去了價值。物品,只有在被使用時,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把它們鎖在櫃子裡,只會讓它們的功能無用武之地。

尊重每一個物品

如果我們把每一個物品都當成重要的人來尊重,就能體會被打入冷宮的滋味。想像一下,如果你每天都使用一個物品,讓它發揮它的價值,你會更加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就像Iphone,再怎麼貴,我們每天也會用它。一方面,它發揮出了它的優勢,另一方面,它的價值也在不斷延伸,這不僅不浪費資源,也更環保。

別讓物品成為負擔

昂貴的物品應該是為了讓我們享受生活,而不是成為我們的負擔。如果我們總是害怕它們會損壞,反而錯失了真正使用它們的樂趣。與其讓物品躺在櫃子裡「等壞」,不如讓它們陪伴你,為生活增添更多價值與快樂。

放到壞,還是用到壞? 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讓我們選擇用到壞,讓物品真正發揮它們的價值吧!

【 3種方法讓你用分享代替丟棄 】

用分享代替丟棄:讓物品價值延續

分享

斷捨離的過程,常常讓人感到難以抉擇。我們被各種物品困住,不願放手,因為這些物品不僅承載了我們的回憶,還包含著我們的價值和情感連結。然而,當我們學會將這些物品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物品的價值不僅得以延續,我們也能從中釋放自我,獲得心靈的解脫。

放下物品,釋放煩惱,讓愛與分享綻放力量

斷捨離之所以讓我們舉步維艱,通常是因為我們對物品有著深深的情感依賴。這些物品代表了過去的某個階段、某些特別的時刻,或是與親朋好友的連結,因此我們不願輕易放手。

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不再只專注於「丟棄」,而是以分享的方式延續物品的生命,我們不僅減少了物品的束縛,還讓更多人從中受益。物品的故事不會因為從我們手中消失而中斷,它們的價值將在新的主人體驗中繼續發揮作用。

物品的故事:每一個物品都有它的過去

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它自己的故事。也許是我們某次旅行中的紀念品,也許是長輩傳承給我們的珍貴禮物,這些物品記錄著我們生活中的點滴。因此,我們往往因為不願放下這些回憶,而讓物品長期佔據空間,最終成為家中的「負擔」。

但當物品變得過多且無法再滿足實際需求時,我們必須勇敢面對這個選擇:是繼續囤積物品,還是學會放手,讓它們去到更適合的人手中?

用分享讓物品繼續流動,延續它的生命

分享是一種溫暖的行為,它不僅讓物品得以繼續發揮作用,也讓我們從過去的束縛中解脫。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讓物品的價值延續:

  • 轉賣:如果物品仍然具有使用價值,可以通過二手市場轉賣給真正需要它的人,這不僅避免了浪費,還能讓物品重新被利用。
  • 贈送:將物品送給有需要的朋友或家人,讓他們也能從中受益。這樣的分享既能維持物品的使用功能,也能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 捐贈:將物品捐給社福機構或需要幫助的社群,讓這些物品在他人手中發揮作用,為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帶來實際的幫助。

從束縛中解脫:放手是另一種成就

當我們理解到物品的價值得以延續,便會發現放手不再是困難的決定。反之,它成為了我們心靈上的一種解放。放下物品並不代表我們失去了回憶,而是通過分享,讓回憶和情感變得更有意義和延續性。物品的物理存在或許會離開我們,但它所承載的故事和善意將在新的生命旅程中繼續傳遞。

分享循環的美好:讓善意和愛流動

分享的力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當物品通過分享繼續發揮作用,我們不僅釋放了自己,還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關愛和幫助。在實踐斷捨離和極簡生活的過程中,分享成為了我們釋放重擔、轉化能量的最佳方式。物品不再只是物質,它們成為了情感和善意的媒介,讓愛流動,讓世界變得更加溫暖。

結語

每個物品都有它的生命旅程,而我們是這個旅程中的一部分。當物品不再需要留在我們身邊時,通過分享,我們能夠延續它的價值,為他人帶來幸福和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解放了自己,讓生活變得更輕鬆、自由。

因此,讓我們一起努力,將心中的重擔轉化為溫暖的祝福。放下物品,讓愛傳遞,讓生活重新煥發光彩。

整理師日記1:團隊合作整理~13小時用心整理出最有成就感的一個案子

團隊合作:用心整理,傳遞幸福

這次的整理案來自朋友的推薦,是在台中的一個項目。我們花了13個小時整理了三個空間:房間、客廳和儲藏室。這次的經驗不僅讓我更深刻體會到整理的挑戰,也讓我見識到團隊合作帶來的巨大效益。

力氣與耐心的挑戰

這次最耗費體力的部分,是將房間的衣櫃搬到儲藏室,並重新安排儲藏室內的梳妝台和櫃子。大件家具的搬運讓人筋疲力盡,但在每個物品找到合適位置後,看著空間一步步變得井然有序,這份成就感讓辛苦都變得值得。

智慧與細心的需求

整理並不僅僅是體力活,更需要智慧與靈活的頭腦。將所有物品下架、重新分類並進行篩選,是對思維和耐心的一大考驗。為了讓每件物品在新環境中找到合適的位置,我們不斷思考和調整,這樣才能讓空間變得整齊有序。

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當所有物品集中在一起、堆疊在各個角落時,我們必須找到分類的策略,讓它們按用途或頻率歸位。幸運的是,我和搭檔的協作讓這一過程更為流暢,有了他在一旁進行分類,我則陪著業主進行篩選,沒有浪費任何一分鐘的時間。

協作的力量

與搭檔的合作默契,是這次整理的成功關鍵。我們分工明確:一個人陪著業主做篩選,確保只保留真正需要的物品;另一個人則負責下架和重新分類。這種合作模式讓效率倍增,比我過去單獨整理省下了數倍的時間。案子能更早完成,也不會讓業主感覺我們在「偷時間」,一切都在默契的配合下進行得井然有序。

因團隊而更加完美

業主對這次的改變非常滿意,看到整齊乾淨的空間後,他們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這樣的經驗讓我更加熱愛整理事業,也更加珍視團隊合作的價值。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共同努力的成果,這不僅加速了工作的完成,還提升了服務的品質。

用心整理

用心整理,傳遞幸福

整理不僅僅是改變空間,還是在改變生活。在這次案子中,團隊合作的默契與用心,讓整個過程成為一種幸福的傳遞。看到業主滿意的神情,讓我更加堅定要繼續走整理師這條路。未來,我期待能用我們的專業和愛心,幫助更多人實現家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