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懷疑:「我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上了嗎?」這篇文章帶你從時間的使用方式出發,反思日常選擇如何影響人生價值,並從《默默(Momo)》一書中獲得深刻啟發,學會珍惜真正值得投入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學會掌握時間。

一、真正提升人生價值的,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在一場時間管理講座中,日本居家整理師 Ameba 分享了著名的「緊急度 × 重要度」矩陣,說明我們常把時間耗費在瑣碎但看似緊急的事情上,反而忽略那些真正提升人生滿足感的時刻。
這些時刻,屬於「重要但不緊急」的一類,例如:
- 與家人或摯愛共度時光
- 給自己充電的放鬆時刻
- 投資未來的學習與成長時間
這些不是非做不可的任務,卻是讓生活有意義的來源。作者提醒自己,也提醒我們:「要有意識地,為這些時間預留空間。」
二、從《默默》一書,看見時間被偷走的真相
連假期間,Ameba看了一本特別的書,認識了德國作家米夏埃爾・恩德(Michael Ende)的童話式小說《默默(Momo)》。這本書以奇幻故事講述「時間小偷」如何奪走人們的生活與快樂,令人深省。
書中說道:「時間,就是生活本身。所謂的生活,就在人心深處。」
故事中的城市居民,在灰衣人操控下為了效率而捨棄聊天、遊玩與陪伴,只求把每一秒用在「有產值」的事情上。最終他們失去了人際連結、內心的喜悅與生活的本質,卻沒有人察覺時間早已被偷走。
這部作品點醒我們:當我們一味追求效率與生產力,卻忘了停下腳步與人連結、與自己對話時,生活的靈魂就會逐漸消失。
三、三個掌握時間的關鍵行動:把時間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受到啟發後,作者開始重新安排日常生活,實踐「時間的主動選擇權」。以下是她採取的三個具體行動:
1. 設定工作與工作或家事的界線
不是永無止盡地執行任務,而是給自己劃下界線。例如:在下午五點結束工作,之後就是家人與自己的時間。
2. 創造有質感的親子時光
不再以「玩是浪費時間」看待家庭互動,而是視為滋養幸福的行為。作者與孩子們一起玩卡牌遊戲、聊天,這段時間讓她重新體會「陪伴」的價值。
3. 預留『寵愛自己』的時間
她意識到,過去常把自己的需求放最後,導致身心疲憊。因此開始將閱讀、泡澡、靜心寫作等「與自己對話的時間」安排進行事曆裡。
掌握時間,就是掌握人生的方向
我們無法延長一天的時間,但可以選擇如何使用它。別讓「緊急」和「效率」主導人生,而忽略真正能讓你成長與快樂的時間。
時間的使用方式,決定你的人生價值。從今天起,開始為真正重要的事預留時間,你會發現,生活將因此更充實、更有意義。